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电池江湖:日本还比中国先进多少?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4-13

世界经济进入到了(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时代后,一项特别普及的产品“电池”开始具有了战略意义,城市生活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电池。

比如在北京或者上海乘坐地铁时,看手机的人肯定比不看手机的人多,乘坐高铁时,看电脑或者手机的人同样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这手机、电脑没有了电池,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出现停顿。

电池在今天还开始成为了“战略物资”。比如2021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关于供应链的总统令。拜登的总统令要美国强化半导体、大容量电池、稀土等重要矿物及医疗用品四个方面的供应链。在半导体之外,电池是美国最为重视的产品。

日本旭化成公司员工吉野彰,早在1981年就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2019年,因为在锂电池研究上的巨大贡献,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从日本方面的相关报道看,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电池技术专利申请来自日本。其次是韩国,第三才是中国。

在美国将电池规定为重点强化内容后,拥有较多电池专利及生产诀窍的日本企业,今后将以何种形式和中国展开合作与竞争?

这取决于日本的电池技术能否保持其优势地位。日本在锂电池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同时存在哪些弱点,这些是最终决定日本企业是否肯与中国合作,或者决定日本企业是否会一直与中国等国企业一直竞争下去的关键。

电池与半导体一样紧俏

中国媒体特别关注美国在半导体方面打压华为,通过半导体来实现其对华“卡脖子”的战略。媒体焦点聚集在半导体方面后,相关的报道比较多,分析也相当具体。

实际上,看一下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在2020年9月发表的报告,感觉美国在半导体方面相当外强中干。

该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芯片制造75%的产能已转移到东亚地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37%下降到如今的12%。

美国工业(包括汽车和国防工业)使用的半导体芯片有88%是在美国之外的地方生产。美国芯片公司越来越依赖国际合作伙伴来制造其设计的芯片,这反映了美国芯片制造能力在减弱。

美国的强势在于半导体设计软件和制造设备领域,分别掌握着85%和50%的较高份额,但12%的本土制造份额显示了美国对半导体产业的绝对控制力在弱化。

进入2021年以后,半导体零部件的短缺,有自然灾害(新冠病毒肆虐)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影响,如美国刻意切断供应链,日本半导体工厂发生火灾等等因素。

半导体生产线投资时间长,产品本身进化快,对国际协作的要求高,不是哪个国家想建设就一定能成功建成,尤其想迈过水平分工的生产方式,重回垂直分工的业态特别不可取。

日本等国的企业在进入2000年以后,其在水平分工上的失败让半导体已经失去优势地位。垂直分工方式最终不能挽回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劣势。

这里再赘言几句。手机及军工等使用的半导体零部件与汽车、家电上使用的普通半导体并不一样。汽车用半导体零部件的突然短缺,是因为产业链、产业生态出了问题,中国企业首先应该抓住机遇,解决汽车零部件等半导体短缺问题,不能所有企业一股脑儿地直奔3纳米或者1纳米的半导体产品。

半导体不是本文论述的中心,我们下面将焦点集中在锂电池上,谈谈它的短缺问题。

电池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车的发展超乎预计,尤其欧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电动车的普及,但欧洲并没有充足的电池制造工厂,在电池技术方面也大大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欧盟多数国家决定在2030年普及电动车,那里几乎没有新能源车的概念。在普及电动车的总方针下,介乎汽油车与电动车之间的混合动力车,在欧洲并未普及。

从时间上看,2021年到2030年只有9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加设混合动力车生产线,显然不能回收成本。所有汽车厂家开始向电动车转移方向时,能否确保电池供应,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更大的方面看,欧洲提出了2050年碳中和的概念,希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环境负荷。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需要先用电池将电力储存起来,之后再稳定地供应给电力使用方。在电动车之外,储存电力也需要大量的电池。

美国的情况与欧洲不太一样。美国一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零下十几度,不适合使用电动车。有丰富的石油、页岩气资源,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使用燃油车。这是特斯拉轿车在美国不能像在中国这样迅速获得发展的一个原因,从松下电器在美国设立的电池工厂看,长期不能走出经营亏损的原因也在这里。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