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援潜救生难在哪儿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6-09

  此后,印尼政府投入多艘舰船、多架飞机和数百名搜救人员展开搜救。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海军及海上救援力量也先后投入救援行动。

  4月底,我国海军也派出舰船赶赴相关海域,协助印尼救援“南伽拉”号失事潜艇,并于5月18日完成第一阶段勘测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成功回收了“南伽拉”号潜艇重达700千克的救生筏。

  一艘潜艇失事,为何需要这么多国家的海上援潜救生力量援助?为何对失事潜艇的救援如此之难?本期“热点追踪”,请专家从援潜救生装备发展、使用等角度进行解读。  

  援潜救生装备研发“窘境”——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援潜救生是指以支援失事潜艇、救助失事潜艇艇员为主要任务的作战保障工作,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之一。

  自潜艇作为武器装备应用100多年来,援潜救生装备的研发无论多么有前瞻性,都客观上处于一种窘境:它始终滞后于潜艇的发展脚步,滞后于对所有潜艇事故进行成功救援的能力需求。因为,先有目标对象,才能按需保障,这是勤务保障类装备的发展规律,援潜救生装备的发展、使用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援潜救生装备的发展始终建立在对潜艇技术的研究之上,建立在对失事潜艇进行救援的经验教训总结之上。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公开资料显示,潜艇最早用于作战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此后100多年间,甚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大规模投入使用时,各国对援潜救生的关注和研究都很少。当时,只有苏、德两国海军在20世纪初建造了潜艇打捞船“火山”号和“公社”号,但其主要功能并不是救援。

  潜艇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为艇员生命安全争取到了应有重视。当时,潜艇潜深不大,大多失事潜艇艇员利用呼吸装置就能从水下逃生。因此,各国海军纷纷在潜艇上配置单人水下呼吸装置。

  20世纪20年代,美海军先后发生了2艘潜艇沉没事故,其中一艘潜艇全员丧生。由此,他们认识到,随着潜艇下潜深度不断加大,单人水下呼吸装置已无法保证艇员在潜艇失事深度安全逃生,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实施救援。这一年,专用潜艇救援舰ASR级在美国海军服役,主要通过吊收“麦凯恩潜艇救援舱”实施潜艇救援。

  “麦凯恩潜艇救援舱”是一种在潜水钟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装置,能够在水下接出艇员并吊装出水,避免或减小高水压对人体的伤害。1939年,美国海军SS-192潜艇在下潜过程中因发生故障沉底,ASR级潜艇救援舰“鹰”号救出了59名艇员中的33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的高强度水下对抗,给潜艇救援装备发展注入了“催化剂”。特别是核潜艇的出现,使潜艇活动范围大幅拓展,以潜水钟为主的援潜救生装备已无法满足在远洋深海活动的潜艇救援需求。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海军研制了2艘专用深潜救生艇——“神秘”号和“阿维隆”号,作业深度1000多米,一次可运载24名艇员。不久后,苏联/俄罗斯、英国、瑞典分别研制了“贝斯特”号和“普利兹”号、“LR-5”、URF等深潜救生艇。至此,现代化援潜救生装备体系初步形成。

  援潜救生“门槛”较高——

  既要装备好,也需能力强

  如今,援潜救生装备已经形成了以专用潜艇救援舰为作业平台,以饱和潜水系统、深潜救生艇、无人潜航器为骨干的体系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具备完整援潜救生体系的国家不超过8个,多方面的“高门槛”让许多国家望“潜”兴叹。

  援潜救生首先需要性能出色的装备,但研发此类装备的“门槛”相当高。一是技术门槛高。援潜救生装备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深海环境复杂,高压、低可见度和复杂的水文现象等,使得对装备的设计、材料、工艺等指标要求变得很苛刻。达到这些指标要求,需要有厚实完备的工业体系支撑。例如,水深每增加10米,水压就将增加一个大气压强,在万米深的水下,水压相当于在手指甲盖上放一辆汽车。失事潜艇往往处于极限潜深甚至超过极限潜深的位置,援潜救生装备必须具备很强的深潜性能才能发挥作用。

  二是经济门槛高。打造一套完整的援潜救生体系价格不菲。新加坡装备的饱和潜水支持平台,有效作业深度300米,造价近2亿美元。印度海军于2019年从英国引进的深潜救援艇,单价约1.3亿美元。一艘能够搭载各类援潜救生装备的综合潜艇救援舰至少也需要数亿美元。这些仅是采购费用,如果算上平时训练演习、维护保养等,对于军费有限的国家而言,的确是一笔不小开支。显然,为维持一支体系完备的援潜救生力量投入大笔费用,对那些海军装备潜艇数量不多、活动范围比较有限的国家来说,既无必要也不划算。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