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无名”坐标下的忠诚之歌——走近英雄的导弹工程兵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4-07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无名”坐标下的忠诚之歌——走近英雄的导弹工程兵

  新华社记者张选杰、李兵峰

  巨石突兀、危岩耸立,不断向前延伸的掘进断面,像怪兽张开的大嘴……火箭军某导弹阵地施工现场,一个极其偏僻的“无名”坐标,施工作业如火如荼。

  火箭军某工程旅班长、三级军士长张军,正带领一个班组,操纵着一台台机械,向岩层深处掘进。  

  张军先后参与完成10多个国防工程建设任务。他说:“我们的使命就是打造过硬的导弹阵地。”

  “我们虽上不了发射场,见不到、摸不着导弹,却托举它们腾飞。”大学生士兵多登是所在作业班组年龄最小的,入伍第二年就当上了副班长。

  “虽然整日与大山森林为家、与戈壁荒漠为伍、与孤独寂寞相伴,但为导弹筑巢光荣而神圣。”这名藏族战士说。

  施工现场,上千根的钢筋在大山腹地搭起一个个巨大钢架。置身狭窄作业空间,一阵阵热浪袭来,高温高湿环境下,没有几分钟就感觉一阵窒息。

  中士班长任丽博浑身汗水,专心操作着电焊枪,胳膊上的一道长疤格外醒目。他是焊接专业作业组长,入伍后用一个个完美焊点熔铸成了一枚三等功军功章。

  “这是施工时留的‘纪念’,也是我们的特殊印记。”休息间隙时,他说,“为了构筑‘藏得住、打不着、抗得住、摧不毁’的阵地,导弹工程兵要经受住苦、累、伤、残、险的严峻考验。”

  据了解,以往施工用钢钎大锤风钻、靠肩挑背扛手推,现在阵地建设发生颠覆性变化,正逐步实现机械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建造,安全风险有效控制、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在一处掘进作业面,官兵们正在紧张进行炸药钻孔作业,马上要进行掘进爆破。被誉为“台车大王”的一级军士长王建亚钻进台车驾驶室,将设计图导入车载电脑,熟练地操作几个按键,自动台车便开始灵活伸臂,不一会就在岩体钻出一个个炸药孔。

  “以前完全靠手持风钻打眼,烟尘浓、噪音大,爬上爬下,还不安全。”经历过塌方、岩爆等危险的王建亚介绍说,“现在的自动化台车实现钻孔、排险等工序施工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确保人员、工程的安全。”

  “作业面马上进行爆破,人员装备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随着工程营营长吴川文一声命令,只听“轰”的巨响,整个山体震颤了好一会。

  等待一段时间,官兵再次进入施工现场。只见一块块摇摇欲坠的岩石,在数名官兵操作机械排险下掉落。“为了赶工期,我们施工实行‘两班倒’。”吴川文说,“天天面临生死考验,依旧是我们部队的真实写照。”

  在工区一间板房里,摆满了官兵收集的岩石。虽然形状不一、没有名字,官兵却能说出它们来自哪个阵地哪个点位。

  四级军士长聂运力入伍16年一直与危岩冷石较量,从工地退役时捡了一块石头,像宝贝一样放进了行囊。他说:“不论我们转进哪处阵地,从不能告诉亲人,不论自己干什么,也不可告诉朋友,这块石头就是军旅的见证。”

  他和战友们的足迹,留在这样的“无名”坐标:它们在海拔数千米、最低温度零下数十摄氏度的高原;它们在“一天有四季、风吹石头跑”的戈壁;它们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腹地……

  “那一个个导弹阵地,就是维护国家和平的地下长城。”该导弹工程部队领导说,“阵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一代代英雄的工程兵,就是这样把青春和热血洒在‘无名’坐标,也把听党指挥、对党忠诚镌刻到祖国大地。”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