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双核联动:打造世界级湾区发展“硬核”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0-01-06

  回首2019年,多个重要发展战略接连出台,标识出广东发展的清晰航标。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世界级城市群等五大战略定位让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更明晰的前行方向。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先行地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纲举则目张。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点面结合的“双区驱动”下,广东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2019年10月,广东省委深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广深“双核联动”活力迸发。

  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平台建设正酣;永庆坊二期的微改造如火如荼……

  在深圳,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签约额超过5600亿元;从申请成立公司到拿到营业执照只要几十秒……

  随着南沙大桥、穗深城轨的相继建成通车,相隔仅100公里的两地互动更加密切。根据《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引领“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轨道交通一小时范围内,广深港3个GDP超2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紧密相连,加上佛山和紧追其后的东莞,未来数年,粤港澳大湾区GDP超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将达5个。

  如此经济体量的大城市扎堆,在世界也属罕见。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一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认为,广州、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优质生活圈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强强联动、竞相发展,通过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的融会贯通,有望带动全省跃升发展。

  2019年,“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速成型,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难题有效破解:

  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等一批规模大、质量好、水平高的投资项目纷纷落子;在北部生态发展区,2019年前三季度阳江GDP增长7.5%,同期清远GDP增长6.5%,多个城市经济增速超过同期全省平均。

  以广深“双核联动”为枢纽的珠三角区域一方面通过“一核一带一区”带动全省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双区驱动”,粤港携手打造世界级湾区。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我们在广东看到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驱动的生动实践,看到产业与消费共同升级的鲜活演绎,更看到一个以全球为消费市场、要素来源和发展舞台的世界级湾区正在南海之滨喷薄而出。

  年度案例

  广清接合片区 入选国家级试验区

  3年前,学校初高中部仅有30名清远学子入读;3年后,初高中部清远学生数量增至800人。广铁一中(万科城)外国语学校位于广清交界的北部万科城,已成为广清教育一体化成效的缩影。

  每一个民生小切口,都是广清一体化的生动注脚。

  数据显示,第二轮广清对口帮扶以来,广州支持清远新建3所学校和改善124所学校教学条件,帮助清远新增优质学位5800多个,向清远派出医疗专家2864人次,支持培训清远医技人员34215人次,老百姓在家门口得到省、市“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治。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黄兆慧说,在专家的“传帮带”下,当地医生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鼻内镜手术等难度较高的手术,“连山群众足不出县也能治好大病,患者开始纷纷回流。”

  为提升广清一体化格局,广清两市按照把清远作为“广州北”的区域定位、携手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要求,编制《广清一体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规划,对《广清一体化交通专项规划》《广清一体化产业专项规划》进行修编,推进编制(修编)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断深化两市对口帮扶,促进广清两市交通、产业、营商环境一体化。

  广清产业园落地生根、社保医保民生互通、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公交交通跨市运营……历经7年推进一体化,广清接合片区试验上升到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广清接合片区等11个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一体化正迎来更强劲的政策推动力。

  2019年12月24日上午,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德(英德)产业园举行了世界500强雪松控股集团,国内500强广建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17个项目集中签约暨动工活动,项目总投资约124亿元。

  雪松控股集团董事、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董事长范佳昱说:“对于广州黄埔和清远英德两地共建的广德(英德)产业园,我们非常看好和信赖,集团计划在园区建设铜基新材料基地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达25亿元。”

  随后,位于清远市的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区首期开业,吹响了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核心建设号角,也显示广清两市响应广清结合片区试验的前瞻性和信心决心。

  2019年上半年,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范围首次披露,两市将共同建设“三园一城”:广清(清城)、广德(英德)、广佛(佛冈)三个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建设现代产业和生态宜居相结合的经济合作区。

  深汕合作区 探路“飞地经济”

  日前,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又签约引进一重量级机器人项目。

  2019年12月23日,深汕合作区管委会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拟在深汕合作区投资25亿元建设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深汕)机器人创新基地(暂定名)。

  这成为深汕合作区理顺体制机制助推经济社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9年11月底,深汕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3%。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之快前所未有,昔日的产业洼地正在崛起成为产业高地、创业热土。

  这些亮眼经济数据的取得,离不开一大批来自深圳的优质企业“支撑”。

  据统计,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共89个(82个来自深圳),其中已投产项目23个,即将投产项目7个,已动工建设项目26个,已供地未动工项目27个,正在招拍挂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超过49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00亿元、预计年税收约67亿元,将提供6.3万个就业岗位。

  深圳市虹菱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开说:“虹菱电器是最早落户深汕合作区并投产的高新企业之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智能平板研发制造商,一年来产销两旺,深汕合作区是企业发展的福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系列利好消息,都在验证深汕合作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实践证明,“飞地经济”模式非常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从某种角度来说,深汕合作区的成功,就在于打破行政“藩篱”,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200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波波飞地产业园建设高潮,深汕合作区也是早期飞地园区的代表,因为体制机制的不顺,也曾举步维艰。

  从2008年成立的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到2011年深汕两市共建深汕合作区,再到目前成为深圳第“10+1”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深汕合作区以持续创新的姿态,迎来“飞地经济”最深度模式,以深圳市一个经济功能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规划建设、管理运营。

  从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到生机勃勃的产业集聚区,从对口帮扶的产业转移园,到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深汕合作区始终坚定推动体制机制调整,不断“破题”。

  2019年11月5日,深汕合作区首次向全球推出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招商,位于深圳市各区前列。

  深汕合作区坚持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规模集聚项目“三个优先”,已形成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几大集群。

  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且正迎来“双区驱动”历史机遇,他们十分看好深汕合作区的发展前景。

  重大项目建设 夯实未来发展坚石

  2019年12月15日上午,新建梅州至龙川铁路开工活动在兴宁市径南镇黄坑村岭下举行。在兴宁城区居住的刘明阳说,梅龙高铁的建设,极大地拉近了梅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方便群众出行。

  2019年,广东加力推进一批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不仅支撑短期经济增长,更有利于长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10月底,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东的项目建设管理从“串联”向“并联”转变,设立6个领域、10个重大项目专项指挥部,标志着广东正式构建起跨部门、跨区域、全局性的协调指挥机制。

  南粤大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170个,年度计划投资6500亿元,其中1—10月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8.9%。

  ——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连接广东未来。

  南沙大桥海鸥岛收费站、番莞高速一期开通,南沙大桥全面通车。南沙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交通枢纽,直接联通“黄金通道”广深高速。2019年10月11日,梅汕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发挥了粤东快速铁路网效能,将拉动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生态环保,水利环保重点项目跑出广东“加速度”。

  练江流域汕头段,9座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如钢铁卫士般缚住“黑龙”,吐出汩汩清流。2019年10月,练江海门湾桥闸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继续好转,月均值开始达到Ⅴ类标准。全面建设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程设计年均供水量为17.08亿立方米,将解决广州南沙、东莞、深圳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同时为香港及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资源要素加速流动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工程试飞成功,湛江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开工;10家广东省实验室突出珠三角、又兼顾东西北;30家广东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名单发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均有入选。

  一批批重大项目的接连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劲动力。

  2019年1-11月,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6%,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3.3%,增幅比1-10月小幅加快0.1个百分点。

  大项目的大不仅体现在建设规模上,更体现在高水平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陶清清 陈思勤 魏金锋 刘倩 袁佩如 谢庆裕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