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劫后重生潘家峪:80年前遭日军屠村 如今成“葡萄华夏第一村”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9-24

  中新社唐山9月16日电 题:劫后重生潘家峪:80年前遭日军屠村 如今成“葡萄华夏第一村”

  中新社记者 白云水

  9月中旬,燕山深处的潘家峪村,迎来葡萄丰收季。潘家峪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家家户户栽种葡萄。

  85岁的潘春义家也不例外。“葡萄这东西好活啊!”潘春义说,“就算是一把火烧了,只要根还在,就能活过来!”  

  潘春义说的那把“火”,是他心中永远的痛。90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冀东先后沦陷,潘家峪村也未能幸免。村民们过着夜间躲在山上,有家不敢回的日子。

  潘家峪村民众较早创建起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配合游击队对敌战斗50多次。1941年1月25日,泯灭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潘家峪惨案,全村1700口人中1230人惨遭杀害,1325间房屋全被烧毁,财物被抢劫一空。

  在烈火焚烧和机枪扫射中,潘春义一家7口人惨死。“我之所以幸存,是因为被压在了潘家大院猪圈里的一层层死人下面,钻不出来,才没有被敌人发现。”等敌人撤退后,潘春义才得救。

  潘春义当年只有6岁,目前是村里仅存的5名幸存者之一。

  80年过去,往事并不如烟。时至今日,潘春义即便在家收葡萄,穿的T恤还印着“勿忘国耻”的字样。“每到腊月二十八和‘九·一八’等日子,我们都会到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和潘家峪大院去鸣钟,为的是怀念过去,也为了珍惜现在。”潘春义说。

  潘家峪村地处北纬四十度,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生长。据潘家峪村史记载,自明朝永乐年间,村里就开始种植葡萄。

  放眼望去,整个村庄葡萄藤藤相连,架架相接,被遮天蔽日的绿荫笼罩。尤其初秋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果香。

  “村里种植龙眼、红星等葡萄1500多亩,年产100多万公斤。”潘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潘春喜说,因产的葡萄亮如玛瑙、翠如璞玉,潘家峪村被中国农业农村部命名为“葡萄华夏第一村”,被誉为“燕山脚下的小吐鲁番”。

  13岁的潘姊伊从小就爱在院里的葡萄秧下乘凉,一边吃着葡萄,一边懵懂地听长辈们讲起那段悲怆的历史。渐渐地,潘姊伊在心里种下一颗守护家乡的种子。

  如今,她珍藏了一套小军装,这是村里为她这样的小小讲解员配备的。“村里亲历惨案的爷爷奶奶能清晰表达的越来越少了,现在轮到我们接过接力棒了。”潘姊伊说。

  “你看,当年的木门被日军刺刀留下的孔还在。”“这是妇女浆洗衣服的捶布石,惨案当天,竟有三四十个小孩子被日军摔死在石头上……”有游客来采摘和买酒时,潘姊伊就会换上这身衣服,带着游客在村里参观,讲起当年的惨案。

  如今,村里的“红色基因”和绿色生态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不少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时下旺季,一家一天最多摆过三十桌,月入两万元人民币。

  潘春喜不满足于此,他积极利用村里“红色+绿色”特色资源,谋划建设绿色生态葡萄园,力争把潘家峪村打造成4A级景区,打造葡萄酒等商标品牌。

  “现在可以告慰逝者了,我们的生活比酒还要甜。”潘春喜说。(完)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