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政协委员韩付志的履职故事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3-12

  老韩的“解忧杂货铺”——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政协委员韩付志的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特约记者 李华强 刘勇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对新时代政协委员提出新要求。全国政协近日出台《关于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为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指明方向、明确路径。如何干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从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政协委员典型报道,亮出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用情用心用功履职的优异答卷。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政协委员要掌握联系服务群众方法,深入界别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反映愿望诉求、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题记

  隆冬腊月,万木萧瑟,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是中原大地最生动的表情。

  晚上6点不到,天就已经黑魆魆了。电动车散着微微亮光,驮着忙了一天的老韩回家。

  “怪冷嘞!”老韩说着便坐到饭桌旁,哧溜着喝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疙瘩汤,身子顿时暖和起来。看看时间,快到点了,老韩赶忙打开电视。

  6点半的河南新闻联播,7点整的央视新闻联播,是老韩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时事学习时间。

  “拿瓶醋”“来包烟”……老韩边看电视,边照看着小卖铺的营生。这是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杂货铺,墙上贴着泛黄的旧报纸,漆皮剥落的隔板上放着一些零碎物,多是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种类不多,价格公道。

  杂货铺一角,摆着一张单人床。天气预报播完,老韩关上了电视,和衣躺在床上,头枕着双手凝视着床头墙上的毛主席像,白天发生的事、遇到的人、说过的话,过电影般又捋了一遍,一桩桩、一件件……

  “他不还钱,我来还”

  “调解春德松赖着不还钱,韩付志本人把钱还……”2020年6月一个炎热的上午,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政府门口,敲锣打鼓,喊声不断,热闹的气氛跟当下气温一样高涨。

  看热闹的群众也不少,“咦,老韩出啥事儿了?”大家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新店镇方圆十里八乡,每天走街串巷的韩付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韩付志今年七十有三,脸上多了褶,鬓间添了霜,身形胖胖,笑声朗朗,大家都昵称他一声“老韩”。

  “他来了,他来了!”骑着电动车办事回来的韩付志刚一出现,就被围了起来,“还钱”“还钱”……七嘴八舌地吵嚷,把老韩推到了风暴中心。老韩一时有点“懵圈”,擦了擦额头的汗,抬高音量试图盖住嘈杂声,“乡亲们,我这两天已经跑好几趟了,再给我几天时间,中不中?”

  乡亲们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安抚,“钱要不回来咋办?”

  “你们有我写的保证书,实在不行这26万元我掏了,请大家再相信我老韩一次!”韩付志拍着胸脯表态。

  人群散了。说得口干舌燥的老韩,来不及进屋喝口水,便骑车直奔春德松家。

  从镇政府到春德松家,只有5华里的路,老韩百感交集,胸口仿佛被巨石压着,堵得慌……

  3天前,也是在镇政府门口,尧河庙村村民来讨要说法。起因是,2019年6月,40多户村民将自家的小麦卖给了本村从事粮食收购的张振民,同年12月,张振民又卖给了经营农业合作社的春德松,共30多万斤小麦,每斤价格1.18元。

  30多万元的粮食款张振民只要回来5万元和一张春德松写下的承诺:2020年6月1日之前还完欠款,否则就拿地里的麦子抵账。春德松流转有200多亩地,村民们相中了地里的小麦,同意等麦收时割麦抵账。

  转眼到了2020年6月,没见粮款的村民们攥着镰刀、开着“四轮”来割麦。哪承想,“老赖”春德松把“一个闺女许了两个婆家”,早已将土地转租给了种子公司,金灿灿的小麦变成了种子公司的麦种。

  “你割麦,我报警;我割麦,你报警。”要钱的村民跟种子公司代表在田间地头争得急赤白脸,派出所出警好几次,都调解无果。

  “找政府要说法去!”大家急红了眼,火急火燎聚集到了镇政府。

  此刻,镇党委书记李江峰更是心急如焚:全镇其他地方的麦子都“颗粒归仓了”,只剩下春德松这200多亩地粮食还没收。

  6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几十万斤小麦躺在地里,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分风险。

  树上的知了吱吱叫个不停,似乎也跟着着急。

  “韩委员,你赶紧招呼着把这个事儿调解处理一下,中不中?”李江峰把韩付志叫到跟前,以商量的口吻把“烦心事”托付给了老韩。

  就这样,“主事人”老韩被大家推搡着进屋,挤进了“政协委员韩付志工作室”。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