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河南“两会”热议“四个强省” 奏响“十四五”发展强音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2-12

  1月21日,2021年河南“两会”闭幕。会议期间,“四个强省”不仅是河南“两会”的关键词,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的声音合奏出“十四五”发展强音。

  2021年,河南省政府省长尹弘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到,当前,河南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走到了由大到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关口,站上了可以大有作为、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新起点。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河南省政府编制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紧紧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坚持“两个高质量”,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在经济强省建设上,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文化强省建设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生态强省建设上,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开放强省建设上,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贸易和投资实现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基本确立。

  创新融合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那么,“十四五”河南围绕建设经济强省该如何干?

  河南省人大代表、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平顶山市唯一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将对标全国百强县指标体系,建设“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的奋斗目标。今后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乡村强县,通过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四个强省”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河南省人大代表、安阳县委书记王红兵表示,作为河南省优化开发县,今后将围绕深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要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把产业、城市、乡村建设贯通起来,走创新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要素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融合科技创新、政策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打造产业示范新高地。

  以上两位县委书记对发展县域经济做了布局,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产业融合,打造有奔头的产业。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要构建“产业体系”。

  郝敬红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着力构建“556”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制造业在河南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到“十四五”末,河南省力争培育10个万亿级产业、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10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6个战略支柱产业链,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而企业发展中亟需便利的融资条件,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强省建设的迫切需要。”河南省政协委员郭斌如是说。

  传承中创新 为“非遗”安家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尤其是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丰富。

  河南“十四五”目标明确,文化软实力将实现更大提高。

  “河南省目前的非遗文化的展示传播,主要依靠现场活动的展演展示,尚没有一个固定的展示场所。”河南省政协委员程青梅建议,建设一座集研究、展示、转化于一体的河南非遗博物馆,将为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黄河非遗博物馆的筹建将是黄河流域文化推广和文明展示的一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是对内教育和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工程,并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河南省人大代表贾艳梅认为,黄河非遗博物馆的建设可为当地打造一座集文明展示、历史变迁、非遗传承、旅游销售、活态互动、产业赋能的地标性的人文旅游景点。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